2017年,以北京大学为组长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为副组长单位,重庆大学、江南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为成员单位的高校团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支援石河子大学的工作中,通过校领导间的交流,就学校综合改革、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科研合作、挂职干部等工作,明确了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的基本思路和重点任务。
通过发挥基层单位的主观能动性,突出重点,夯实工作,助力石河子大学的发展。一年来,高校团队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工作实现“六个持续”。
持续开展高校互访交流,推进对口支援工作重心下移
我校领导带队主动出访支援高校,调研高校综合改革、学科建设、人才引进等重要工作,从学校整体发展交流意见,强化支援工作顶层指导。“9+1”高校团队对口支援工作重心下移,学院间交往日趋紧密,“北大医学周”“同济医学周”“化工论坛”等学术周以及各类研讨会已成为常态性工作,树立起学院交流成果的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农学院与华中农业大学资环学院开展的“绿洲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通过学术研讨的方式,开展以基层教学系带动骨干教师进行校际间的互访,建立起系以及教师之间沟通的桥梁。
持续开展学科援疆,学位点建设成效显著
在2017年的学位点申报过程中,我校各学科得到支援高校领导及相关专业领域专家大力支持,专家们反复论证,为各学科学位点申报把脉会诊,最终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工程和工商管理3个专业获得一级学科博士点授予权。
成绩面前支援高校并没有停歇,双方对标2020年博士点申报资质要求,共同协商互聘兼职博士生导师,融入重点实验室、成立“马丁院士工作站”等工作,全面提升我校学科软实力,为2020年博士点申报做到早筹划、早准备,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
持续开展智库联盟建设,成果得到部门认可
2017年“一带一路”新疆发展与中亚合作智库联盟围绕新疆发展与中亚合作,扎实开展研究。9所支援高校承担设立9项课题,其中北京大学翟昆教授承担的课题《中亚与中国合作指数分析》与华中科技大学欧阳康教授承担的课题《提升新疆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对策与建议》最终形成了20万字的研究报告,在新疆发展与中亚合作方面的研究影响力很大。2017年智库联盟上报的《关于加强新疆特殊历史时期研究与教学、讲好新疆故事的建议》、《注重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风险防范》等6篇内参,受到了有关部门的的高度重视。
持续开展联合培养工作,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2017年,支援高校共接收我校插班生85名,联合培养生25名。39名本科生赴对口支援高校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30名本科生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参加“暑期学校”,江南大学学生骨干来石河子大学参加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在华中科技大学挂职领导精心的策划下,经过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专家们的指导,我校坚持每年召开“临床技能培训班”。我校学生夺得2017年度本科生临床专业技能大赛上获西北赛区特等奖、全国赛区三等奖。
持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干部教师互访交流
2017年,我校共有17位教师考取对口支援高校博士研究生,其中2名教师通过“北京大学新疆研究生培养基地”赴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支援高校共有16名教师来校支教,累计开设课程17门。新聘绿洲学者3人,8为干部在我校援疆挂职,充分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用先进的管理理念、良好的工作作风、求实创新的科研精神促进我校各项事业发展。
学校修订《教育部高校团队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500名教师支教计划”待遇安排实施方案》。与对口支援高校名师“结对子”项目顺利验收,各项目负责人在发表高水平论文、立项课题、授权专利、出版著作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持续加强学术交流,推动科研及平台建设
2017年,累计有 30余名支援高校专家来我校开展学术交流,并就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认证、学位点评估以及国家基金项目申报等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为推动第四师七十七团油菜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装备发展,结合“一带一路”和“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的实施,石河子大学与华中农业大学合作共建油菜小麦科技示范基地。在北京大学援疆干部赵永平的协助下,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将填补兵团生殖中心零空白。继续开展“人畜共患疾病”科研项目深度合作,石河子大学与华中科技大学联合申报科技部国家重大专项“中国喜马拉雅旱獭感染模型的优化及标准化研究”项目并获得资助,有力促进双方科研平台建设工作。
继续发挥支援高校雄厚的科研能力,推进科研访问学者工作,加大力度做好国家基金申报前的专家预审工作。2017年在支援高校的支持下,学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5项,其中面上项目8项、青年基金项目7项,直接经费3515万元,尤其是援疆干部、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叶邦策教授成功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实现我校重点基金项目零的突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2项,直接经费545万;教育部课题10项,直接经费84万。
(记者薄晓岭 通讯员刘振华)